|
三叶草种
![]()
收藏
三叶草种 三叶草的植物根系发达,茎叶茂密、花色鲜艳,适应性强,建植迅速,被世界各地广泛地用作草坪地被和水土保持植物,在绿化美化城市,保护道路护坡、江河湖泊的堤坝,以及水土保持工程中显示出独有的作用。三叶草应用最多的是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杂三叶(Trifolium hybridum L.)、草莓三叶(Trifolium fragiferum L.)、绛三叶(Trifolium incarnatum L.)、库拉三叶等几个品种。 白三叶(White clover) 白三叶:学名 Trifolium repens L 英文名 white clover,喜温凉湿润气候,最适宜在年降水量 600-1200mm,温度为 19-24℃的地区生长,在凉爽、潮湿的季节,在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沙壤土或粘土,土壤 pH 值 6-7 时生长最好。白三叶耐寒、耐霜、耐热、抗干旱能力强于红三叶,而且能耐阴湿,耐酸性土壤,在 pH 值 4.5 的贫瘠沙土中也能生长,但不耐盐碱。白三叶的适应能力使它能以一种或多种形态在不同的气候和在多种土壤上生长,小型和中间型白三叶比大型白三叶的适应性要强,自然分布也比大型白三叶广泛得多。较长时间的高温以及土壤沼泽化、干旱、盐渍和高酸性或高碱性,都影响白三叶的生长和利用年限。白三叶耐荫蔽,在果园内生长良好。白三叶绿期长,再生能力和自繁能力强,种子 随落随生,使草层覆盖度逐年增加,经久不衰。白三叶地被的主要特点是观赏性好 ;既耐热又抗寒 ;耐酸、耐旱 ;侵占性和抗病性强 ;有很强的固土能力。因此,很适合于公园绿地、社区、街旁观赏地被和堤岸、道路边坡的水土保持地被的建植,也适用于疏林下的绿化。 白三叶种子较红三叶小,幼苗生长缓慢,根系入土不深。因此,播种前须精细整地,施肥和灌水,保持土壤墒情,并清除杂草。南方适宜秋播,北方适宜春播。播种量 :10-15g/ m2,播深 1-2cm。白三叶播种当年生长缓慢,苗期要加强管理,保证充足的水分供给,较少的杂草影响,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修剪高度 3.0-3.5cm。 主要品种 海法(Haifa) “海法”白三叶因株体低矮整齐;主根短,侧根发达,多根瘤,茎实心,匍匐型;易养护,而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最受市场欢迎的地被用白三叶品种。 突出特点 ●侵占性强 ●适应性广 ●返青早、青绿期长 ●耐热、耐旱 ●耐酸、耐瘠薄 ●耐荫蔽、耐践踏 ●病虫害少、耐粗放管理 适应性及利用 “海法”喜温凉湿润的气候,适应于我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地区生长。生长最适温度19-24℃,耐热、耐寒性较强。耐荫蔽,在果园内树冠下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耐酸,适宜在pH5.6-7的土壤生长,最适在排水良好、富含钙质及腐殖质的粘质土壤生长。“海法”叶量丰富,植株低矮整齐,常用于公园、机场、坡地等草坪建植。“海法”还是良好的水土保持和城市及庭院绿化植物。 胡依阿(Huia) “胡依阿”是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优秀的绿化用地被植物。 突出特点 ●小叶型白三叶 ●侵占性强 ●抗性强 ●生长快、适应性广 ●持久性好,青绿期长 ●管理较为粗放 ●景管效果好 适应性及利用 “胡依阿”喜温凉湿润的气候,适应我国中、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生长最适温度19-24℃,耐热、耐寒性较强。耐荫,能在果园内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耐酸,适宜在pH5.6-7的土壤生长,最适排水良好、富含钙质及腐殖质的粘质土壤。该品种茎叶细软,叶量丰富,是良好的水土保持和城市及庭院绿化的地被植物。 瑞文德(Rivendel) “瑞文德”是白三叶品种中最耐寒的品种,它已在我国东北得到广泛应用。 突出特点 ●观赏性好 ●既耐热又抗寒 ●耐酸、耐旱 ●侵占性强 ●抗病性强 适应性及利用 “瑞文德”喜温凉湿润气候,最适在年降雨量600-1100mm,温度为15-24℃的地区生长。 “瑞文德”抗寒、耐干旱,耐热、耐霜冻的能力都比其他品种强,而且耐荫湿,耐酸性土壤,在pH4.5的贫瘠沙土也能生长。耐荫蔽,在果园内和树下生长良好,但不耐盐碱。白三叶绿期长,再生力和自繁能力强,种子随落随生,使草层覆盖度逐年增加,经久不衰。 “瑞文德”适合于温带及亚热带高海拔地区。在我国华北、东北、中原、西南、华东、华中、西北等地均可种植。常用于公园、居民区的观赏草坪和坡地、路旁的固土防尘草坪的建植,也可以用于疏林下绿化。
红三叶(Red clover) 红三叶:学名Trifolium pratense L.英文名red clover,也叫做红车轴草、红荷兰翘摇,是豆科车轴草属的草本植物。适宜在我国亚热带高山低温多雨地区种植。 适应性及利用 红三叶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在降雨量 1000-2000mm,气温在15 ~ 25℃,夏天不太热,冬天又不太冷的地区良好生长。当气温超过35℃或低于 -15℃都会使红三叶致死,冬季 -8℃左右可以越冬。不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也较严格,pH6 ~ 7 时最适宜生长。红三叶不耐涝,要种植在排水良好的地块。红三叶主根明显,入土不深,侧根发达,根瘤多,肥田能力强。花量大,花色鲜艳,花期长,草丛低矮整齐,是良好的地被植物,常用于公共绿地植被造景绿化中。 建植管理 红三叶种子较小,播种前需要精细整地,施足底肥。播种量 8-10g/m2,播种深度 1-2cm,播种后适当耱地镇压。红三叶幼苗生长缓慢,苗期要及时松土锄草,以利幼苗生长。红三叶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磷、钾、钙等元素较多,结合耙地适当追施 30 g/m2 过磷酸钙和 15 g/m2 钾肥。 杂三叶(Alsike clover) 杂三叶:学名 Trifolium hybridum L. 英文名 Alsike clover别名 杂种车轴草、瑞典三叶草、粉三叶。杂三叶原产于欧洲,现广泛分布于欧洲中部、北部。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苏联等国都有栽培。适宜我国华北、华中等湿润地区种植,也可在南方高海拔、雨量多的地方栽培。杂三叶是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寿命4-6年,生长习性与红三叶相似,形态介于红三叶和白三叶之间,是三叶草属的一个品种。 生物学特征 杂三叶喜温凉湿润气候,适宜在温带和寒温带,年降水量6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最适生长温度19-24℃,抗寒能力较红三叶和白三叶强,耐热、抗旱性差,但较红三叶强;耐湿性特强,在地下水位很高(40-50cm)和低洼积水处也能良好生长,能耐受短期水淹;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耐酸(pH4.0-5.0)、耐碱性土壤,耐盐能力弱(0.1-0.4%)。播种 当年生长迅速,很快覆盖地表。春秋季节生长最好,修剪后再生能力弱。在中等水平养护条件下利用年限可长达8年。抗病虫害能力也较强,管理较粗放。此外,杂三叶发达的根系和其较强的适应性,使其成为我国华中、华东等地区用于水土保持的理想材料,同时也成为城市及庭院绿化的理想植物。 建植与管理 杂三叶种子细小,播前应精细整地,用三叶草根瘤菌拌种。可春播或秋播,南方以秋播为宜,北方宜于春播。播量2.2-3.0g/m2,覆土1.5-2.0cm。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中耕除草。杂三叶不耐旱,必须注意适时适量的灌溉。杂三叶耐瘠薄、耐粗放管理,种子可落地自生,因此利用年限长,适合用于水土保持和低养护观赏草坪的建植。 草莓三叶(Trifolium fragifperum L) 草莓三叶学名 Trifolium fragiferum L 英文名 Strawberry clover 别名 草莓车轴草,是豆科三叶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四倍体。根系浅,主根短,靠强壮的匍匐茎向四周扩展。茎实心,株高20-30cm。基部多分枝,光滑细软,茎节生根,长出新枝,侵占性强。三叶复出,叶柄细长,小叶倒卵形,叶面中央有白色“V”形斑。头状花序,具总苞,生于叶腋,具有草莓那样的形状,当花成熟时,萼筒扩大形成一个膨大的囊泡。荚果矩圆形,细长,每荚有种子1~2粒。种子小,黄色或褐色。千粒重1.1~1.5g。 适应性及利用 草莓三叶喜温凉湿润的气候,适应性广,耐热、抗寒性较强;耐牧、耐荫,在果园内生长良好;耐瘠、耐酸、耐水淹,又是豆科牧草中最耐盐碱的草种之一,最适宜在排水良好、土壤pH5.6~7,富含钙质及腐殖质的粘质土壤上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草莓三叶茎叶细软,叶量丰富,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干物质消化率高,在不同生育阶段营养成分比较稳定 ,是各类家畜喜食的优质豆科牧草。与黑麦草混播可建立永久性放牧草地。此外,草莓三叶还是很好的水土保持和漂亮的城市及庭院绿化植物。 栽培技术 播前应整地施肥,。可春播或秋播,南方以秋播为宜,北方适宜春播。条播行距30cm,播深1~1.5cm,每亩播量0.5~0.8kg。做水土保持时宜撒播,播量8-12g/㎡,覆土1.0~2cm。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中耕除草,一旦茎叶封垄形成稠密草层,则竞争力很强,可抑制杂草。种子可落地自生,因而使草地经久不衰,能耐频牧和重牧。除单播外,可与多年生禾草、豆科草等混播,建植放牧场。 |